韓國國民銀行房地產分析師樸源格(音)將這些舉措描述為給病人打“嗎啡”,并不能解決疲軟國內經濟的根本問題。韓國建筑業約占韓國經濟的6%,員工超過100萬人。被迫購房工程建筑公司員工金建勛(音)說,2008年,該公司瀕臨破產之時,他也曾被迫購買了一套位于首爾郊區的一處公寓,價值8億韓元,四室兩衛。員工常通過房貸為缺乏資金的雇主提供流動資產,利息由雇主負擔。
此次購房為他帶來了5億韓元的債務,以及他無法支付的每月300萬韓元的利息。他和其他員工表示他們被迫購房,已將公司告上法庭。
這是金建勛第二次被迫購買未售出的公寓了,第一次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他告訴記者:“金融危機的時候,許多公司都通過員工購房融資,所以公司提議再干一次的時候,在那種氣氛下任何人都是不能拒絕的?!彼成戏抠J是害怕事業會受到影響。
金建勛所在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員表示,公司十分同情員工的苦楚?!斑@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我們只通過轉賣來解決問題?,F在公司還在破產管理中,我們無能為力。”
韓國建筑公司工會聯盟估計,今年2月,聯盟中有來自五家申請破產管理公司的員工被迫購買了1047套未售出的房產,價值達4540億韓元。
韓國國民銀行的樸先生說:“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除非樓市復蘇,否則另一場建筑公司的清償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爆發?!?/p>
普遍性萎靡
建筑行業的悲痛不只限于小公司。包括現代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和三星物產集團在內、排名前九的韓國建筑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營業損失總值為4809億韓元。在建筑部門復蘇之前,一些公司很可能向員工施壓,命其購房,指望他們發揚自我犧牲精神。而兩個孩子的父親、44歲的金建勛,仍在這家建筑公司工作。他住在同城的一所小公寓里,花光了一生的積蓄,身負重債,艱難地養活家人。“我還有債沒還,這對我們員工來說是傷害最大的。我從沒想過要到這所公寓里來生活?!?/p>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