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正駕乘神舟十號飛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員,在太空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敖裉焓侵腥A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們神舟十號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全球華人致以節日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13時,航天員舉起寫著“端午節快樂”的字板,通過攝像機鏡頭送出問候。新華社發(王泗江攝)
神舟蛟龍助“中國夢”實現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6月11日報道】中國繼續征服太空的旅程,開始了該國航天史上第五次也是歷時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任務。
進入軌道之后,預計神舟十號飛船將與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實現交會對接,航天員還將在天宮一號上進行實驗。
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是在去年6月的載人航天任務中完成的。今天開始的這次任務將歷時15天,其中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組合體將運行12天。航天員還會讓征服太空的任務更貼近民眾,給學生進行太空授課。
航天計劃反映了中國幾十年來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以及中國希望在各個領域都成為世界大國的心愿。
【香港《成報》6月12日文章】 題:應用飛行重大突破建空間站神十奠基
按照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將標志著我國載入航天第二步任務的第一階段全線完美收官。中國在具備太空運輸工具的核心技術后,將轉入太空實驗室和空間站建設階段,為在2020年左右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做好充足準備。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九號任務,都是為了驗證飛船自身的技術,神舟九號突破并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具備作為空間站的天地往返載人運輸系統的能力。目前,神舟十號飛船的任務不再是試驗,而是將執行“太空班車”任務,為空間站提供人員和物資運輸保障等。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一個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這是中國航天科技的又一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搭載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試驗母船日前從江蘇江陰起航,執行為期103天的科研任務,將搭載包括香港學者在內的科學家下潛,更可能實現再次天海對話。
去年6月,我國在一天之內誕生載人航天和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年6月又是同步進行新的挑戰,這絕非偶然,其中不無決策層的特別用心?!膀札垺碧栞d人潛水器在技術上擁有三個領先優勢:一是先進的近底自動航行功能和懸停定位功能;二是高速水聲通信功能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能力,可以高速傳輸語音、圖像、文字等各種信息;三是裝備的充油銀鋅蓄電池容量很大,保證水下作業時間。此次出海肩負重大科研任務。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直是中國人的兩大夙愿。祝愿“神十”和“蛟龍”順利完成艱巨任務,取得預期成果,助力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