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2月4日文章,原題:只有美元排在人民幣前面
據匯集了世界1500多家銀行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消息,人民幣已超過歐元成為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第二大流行貨幣。10月份,經過SWIFT結算系統用人民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份額已經達到了8.66%。用歐元結算的份額則為6.64%。
1月份,按國際貿易結算量,人民幣排位第四,位居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后。現在只有美元還排在人民幣前面。但是這個差距巨大,用美元結算的份額達81.08%。由于金融活動在亞洲的增長,人民幣排到了世界第二位。在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和澳大利亞,人民幣結算最為活躍。
幾年前,俄羅斯和中國開始互相用本國貨幣結算,這也增加了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分量。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專家奧爾加巴圖琳娜認為:“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有著廣泛的經濟聯系。這些聯系最近因有力的政治對話和發展更多的跨境貿易而得到加強。按照協議,在跨境貿易中允許使用人民幣和盧布。即在中小型商業中簽署的合同的一部分,現在沒有用國際通貨簽署,和從前一樣,是用本國貨幣簽署的。”
最近幾個月,俄羅斯已經注意到人民幣在莫斯科銀行間貨幣交易所和俄羅斯人之間的巨大需求。俄羅斯銀行協會主席加列金蘇尼揚認為,這個趨勢完全合乎規律。所有人都有分散風險的愿望。當開始拋售歐元、美元時,或者出現對盧布的恐慌時,所有這些都會迫使人們在想,怎樣才能保住自己的積蓄。俄羅斯人明白,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最強。人民幣今天正成為外匯中最有意思的貨幣,因為中國30年的穩定增長喚起了尊重,也將任何負面預期降至最低。
然而,蘇尼揚反對過渡推崇人民幣。他說,不應高估人民幣和中國的經濟狀態。不能和中國一起將市場游戲玩到底。雖然近幾十年來,中國顯著遵循市場規律,在經濟范圍內也沒有濫用意識形態,但他們仍有可能今天是在市場上,明天在更大程度上就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很明顯,隨著中國開放自己的資本市場,人民幣會成為世界貿易的頂尖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打算進一步完全解除在國內外的資金流動限制。暫時有兩個因素阻礙人民幣的國際化,奧爾加巴圖琳娜認為,首先,人民幣缺乏可兌換性。中國一直保持著嚴格的外匯限制。即非居民使用人民幣與額外的金融費用有關。此外還存有匯率的不確定性。中國是否將人民幣匯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或者使人民幣變得更值錢,會影響經營商的預期——如果人民幣價格上漲,對非居民以人民幣簽訂的合同自然是利潤較低的業務。
與此同時,法國當局最近表示愿意將巴黎變成倫敦和法蘭克福后的第三大人民幣交易平臺。在亞洲,人民幣可在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自由交易。
(來源:環球網 編輯:林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