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本周訪華將達成250億美元的天然氣合同,這反映出澳大利亞愿意把中國不斷成長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看作一個機會,而非挑戰。
霍華德政府反復指出,他們不像美國和日本這兩個親密盟國那樣,對這一地區巨人不斷擴展的力量疑慮重重。霍華德與中國領導人今年4月在堪培拉會面時說:“我們歡迎中國的成長和發展。我們以積極的眼光看待這一點。”
向中國廣東供應25年天然氣的合同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一筆單獨交易,上月這個合同已經生效,澳大利亞西部的西北大陸架油田已經開始向中國運輸天然氣。天然氣貿易只是兩國不斷加強的經濟關系中的一部分,也只是兩國良好外交關系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的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亞太部主任馬爾考姆·庫克說:“官方用來形容目前兩國關系的說法是‘從沒這么好過’,我認為這可能是正確的。”
庫克對法新社記者說:“當你去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時,最突出的一點是,澳大利亞不像美日那么矛盾,而是更加合作,并把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的崛起當作一個機會。”
澳大利亞不把中國當成經濟威脅,部分原因是其自身的制造業相對較小。而且,與其說澳大利亞關心中國崛起帶來的影響,不如說更關心的是美日會反應過度。
庫克說:“不管是總理還是外長,當他們談到中國崛起時,都一直認為這不一定會導致紛爭和競爭。霍華德最近一次去美國演說時,強烈傳達的一個觀點是,美國所謂的‘屠龍者’錯了,而‘擁抱熊貓的人’才是對的。”澳大利亞很多外交利益在于加速融入東亞,而中國正開始承擔起東亞地區的領導角色。”(摘自6月25日新加坡《今日報》,原題:澳大利亞總理訪華反映“迄今為止最好”的外交關系,李宏偉譯)(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