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 黃楠稀
昨天,我畢業了。
穿著碩士服在飄雪的校園中留下一張張影像,難免有些百感交集?;丶野颜掌瑐魃想娔X,看到自己的笑容有些疲憊。母親說,那是我長大了,深沉了,有了知識積淀。也許,只是天氣太冷了,因此無論何樣的快樂都顯得牽強。
忽然間,我想起了去年開學的那一天。也是陰沉的日子,天空飄雨。風度翩翩的老校長操著一口優雅的倫敦腔站在臺上,給大家講了個叫人哭笑不得的英式笑話。他伸手指指窗外,說:“今天風雨飄搖,大概正預示著你們的求學之路布滿荊棘吧!”也許,我那牽強的喜悅中更摻雜了一種類似失戀后的失落感,是否因為有太多的“忘不了”?忘不了老師的睿智,忘不了同學們的雄心勃勃,忘不了交論文前的內分泌失調,忘不了聽不懂課時的尷尬……而今天,這一切都結束了么?
但無論如何,所有人都認為我是應該高興的。校長說:“我們學校的畢業生一向就業前景很好,即使是在金融危機中,也不例外?!备赣H說:“以后你也是名校畢業生了,出門在外會格外受人尊敬。”母親則言簡意賅,告訴我:“爸媽以你為榮。”果然是,牌子響了,身份就不一樣了么?
母校的精神
隨手翻看學校發給我們的紀念冊,上面寫了一大通有關學校各方面的介紹。其中談到了當初建校時的初衷,是為了“建立一所創新的院校,將改變國家與改變世界提上日程,并引導人們參與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不料,這樣一番看似冠冕堂皇的“建校宗旨”竟使我豁然開朗了。因為我霎那間感到自己“體會了母校的精神”,一種關懷人文、關懷社會的精神,也霎那間找到了未來的人生方向。于是,我也明白了過來,我那牽強的快樂并非來自寒冷的天氣、并非來自“忘不了”,而是因為我離開了一個金碧輝煌的人生驛站,虛榮心開始作怪。
值得慶幸的是,今日我找到了母校的“精神”。即使我尚未能完全理解并執行這“精神”,我至少發現了它。它是我的救命稻草。因為,若將追求名校變為追求名牌一般世俗,滿足會變得太容易。太容易的滿足叫人失落,而太過分的驕傲則使人落后。所以,我是幸運的,因為今日我所得到的,遠非一個LV的手袋或是Gucci的皮包所可比擬。而僅僅一張畢業證書,也難以將這收獲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