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代工生產模式并不能帶中國走出現在的困境
世事如棋,往往都出人意料。當每個人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時,最適合指的又是什么?
相信大家對角色扮演都不會陌生。在人生的旅途中, 每個人都在拼命地演好自己的戲份,大概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了。
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人生就是一場無法重復的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沒有人知道結果會如何,但選擇還是每天不停的繼續。蓋棺定論因此不脛而走。如何選擇才是最好這樣的問題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我的糖果可能是你的毒藥。也就是每個人的個性喜好的不一致,這個世界才會這么可愛。
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煩惱,由其是碰到升學的問題,自己到底適合什么,喜歡什么,有什么可行的選擇,或是太多選擇等等,又沒有貌似能理解自己需要的人能提供意見。我自問也沒有這個能力,但相信有些基本理念還是共通的,可以在這分享一下。
首先,其實我從不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人能完完全全的去了解另一個人,所以到最后什么是最適合你的,只有你自己能摸索出來。而摸索的過程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氣魄,不是讓你獨立異行,但需要去放膽想象,這時你的創造力(creativity) 會是關鍵。
如何去培養創造力?
有說創造力部分受先天控制,可后天努力是不容忽視的。當然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畢加索或莫扎特,但良好的創造力不單是天才可以擁有的。同學們大可以多去參加一些藝術創造交流的活動,加強跨領域文化交流,不論是人文還是學術上的,對自身創造力的啟發都是很不錯的。例如英國光環藝術協會(HALO ARTS ASSOCIATION) 就在致力推廣藝術,科學與社會企業的溝通。有興趣的可以多留意他們的活動。
永遠不要先假定不可能,這是一個致命的壞習慣。請相信你的個人專屬超級計算器﹣你的大腦。不要小看它,它的功能絕對要比什么國家級超級計算器(例如:星云)都要強。
原創性不只對個人的人生有著重要的決定性影響,時至今日也影響著國家的未來。中國現正面臨經濟轉型的難題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傳統的代工生產模式,并不能帶中國走出現在的困境,因此創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產品才是關鍵。
但改革至今已超過三十年,在越吹越烈的“山寨”產品風氣下,中國本土的代表性產品在那里?為什么非得是外國產品的“改良/抄襲”版本?制造技術跟效率方面,中國已是無人能出其右,世界工廠的名銜當之無愧。但要經濟轉型能順利過渡,單靠為他人做嫁衣裳的代工業,和勉強做別人的模仿者,當一只“copycat”的山寨業都顯然不是辦法。獨特的思維、質量跟原創性才是王道。
作為一個學生的我們,若想要在人生的舞臺上發光發熱,懇請用心去挑選自己的角色吧。角色沒有認真挑好,如何把自己所長發揮得淋漓盡致,將來創造新的劇本?一個國家的未來靠的就是每一個人的努力。大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