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成為新的信息獲取方式
隨著視頻行業的高速發展,其聲影同步的特點正在改變著人們接受資訊的方式,而這也是傳統平面媒體所不能實現的。與去年相比,今年網民在關注兩會時更傾向于通過觀看新聞視頻來獲取資訊。人們通過“兩會”網絡視頻報道收看總理答中外記者會直播的比例最高,為59.8%,其次是“兩會新聞動態”,選擇比例為59.0%。其他依次是“政府工作報告直播”(48.0%)、“高端訪問”(46.4%)、“原創視頻辯論節目”(41.4%)、“兩會專題紀錄片”(33.6%)、“兩會花絮”(29.3%)。
圖2. 網民關注的“兩會”網絡視頻報道類型
為了滿足網友的視頻需求,無論是門戶網站的視頻頻道還是視頻分享類網站紛紛應需而動,整合電視資源,開設視頻專欄直接兩會現場,各網站都錄制了諸多原創欄目吸引網民關注。鳳凰網的《全民相對論》和新浪網《大國總理十年》等都為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民相對論》以“舌尖上的腐敗”、“2013房價密碼”、“文革癥候群”等獨家策劃,聚焦當下社會熱點話題,聯合鳳凰名嘴、眾多知名嘉賓與網民、觀眾展開深入探討,搭建起公眾討論平臺,共同解讀中國改革攻堅的政策動向。
互動欄目讀兩會
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互聯網的互動性是其最強大的優勢之一。互聯網不僅是快速、及時、準確傳播信息的平臺,更是有效反映民聲、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圖3. 門戶網站“兩會”報道互動性評價
今年“兩會”,各大網站在“兩會”專題中繼續開設各種與網民互動的欄目,希望借助互聯網充分反饋民意。新浪網開設 “期望調查”、“我有問題溫總理”等互動欄目,騰訊憑借QQ用戶群優勢發動的“我的十年”相片故事征集活動表現可圈可點;搜狐和鳳凰網也分別設置了“總理問人民”和“問總理”欄目。其中,新浪、騰訊憑借自身微博平臺的優勢,讓互動優勢展現的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