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疑問——
大面積礫石面是人工鋪成,還是自然形成?
去年一則泥河灣驚現古代先民石鋪地面的消息引發了媒體和大眾的好奇。
2011年春,中科院專家在位于聞名中外的小長梁遺址附近的照坡遺址發現一處20平方米的石鋪地面,西側由大塊礫石鋪成,東側由小塊礫石鋪成,二者界限清楚。這些專家提出如果是河水沖擊形成的自然現象,應該不會這么均勻,推測應該是人為。
2013年河北省文研所與河北師大泥河灣考古研究院合作,在照坡遺址進行發掘清理,初步判斷照坡遺址處礫石面遍布整個遺址區,分布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這里發現的石器說明當時古人類曾經在照坡礫石面上活動,遺址時代則與小長梁遺址相當,推測距今約136萬年左右。對此中國舊石器考古專家、河北師大泥河灣考古研究院院長謝飛表示,像這么大面積的古人類活動區世界罕見。他還展示了一處礫石面的照片,照片中大小礫石區域涇渭分明:“大的礫徑多在20到30厘米之間,小的礫徑多在10到15厘米之間,目前有兩派觀點;搞地質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專家認為照坡礫石面自然力量無法形成,只能是人工的,或與人工有關。而考古專家認為礫石面面積太大,時代又那么早,古人類鋪成的可能性不大。”他透露,今年河北考古人將繼續在照坡尋找礫石面是否人為的新證據。
石葉技術是當地居民發明,還是從西方傳來?
2013年7月至11月河北考古人對泥河灣油房遺址進行發掘,在40多平方米的發掘區域中出土石制品、動物化石、骨制品、裝飾品種類700多件,年代跨度為距今5萬年到2萬年間。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出土石制品多為石片、殘片和斷塊,包括少量石片石核、細石核、細石葉和工具等,證明油房遺址存在石葉技術。
據了解,石葉制作技術能制作出近似長刀片的高效產品,它是舊大陸西部如歐洲、非洲、中亞及西亞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代表性工具。一度業內認為中國不存在這種技術,但隨著寧夏水洞溝遺址的發現等,學界又有種說法中國的石葉制作技術來自西方,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果。
對此,河北師范大學泥河灣考古研究院梅惠杰博士透露,石葉是古人類用石料打制的石器,可以用來剝掉動物的皮毛和切割食物:“目前還不能斷定泥河灣的石葉制作技術是當時居住在這里的古人類獨立發明,還是經過西方人群的遷移擴散流傳過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