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稱作“4G元年”,國內手機市場正式進入“4G時代”。中國移動預計今年將銷售超過1億臺4G手機,中國電信目標為3600萬臺,再加上中國聯通,預計今年我國4G手機銷售總量將超過1.8億臺。截止目前,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已經或計劃推出4G手機。
3G時代國產手機廠商生存方式
回顧過去5年國內3G終端市場發展,在激烈競爭中存活并壯大的國產終端廠商可分為以下幾類:
1、緊貼運營商。三大運營商重點補貼千元智能機最終“引爆”了國內3G終端市場,傳統依靠社會公開渠道的諾基亞、索尼等國際廠商份額被削弱。聯想在初期PC渠道“碰壁”后,迅速調整戰略,與中興、華為、酷派等其他三家廠商最終組成“中華酷聯”四大國產品牌,依靠千元機迅速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其運營商銷售比例皆超過80%。
2、依靠互聯網。以小米為代表的手機企業,依靠互聯網進行品牌營銷、用戶聚集、電商銷售,最終在傳統手機廠商“封鎖”中取得市場突破。小米2013年銷售額總計達316億元(約52.7億美元),手機出貨達1870萬部。
3、專注產品。以OPPO、VIVO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在3G轉型中并不快,不過依靠在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的提高,以及傳統社會開放渠道優勢、巨額的廣告投入,已成為國產手機廠商中利潤較高的代表企業。
4、細分市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細分市場仍然空間巨大。主打牌照功能、女性市場,或者依靠2-3個地方運營商出貨也能保證足夠的利潤和發展。
4G時代國產手機廠商怎么玩?
相對于2G語音到3G數據的產業“革命”性變化,4G更像是一個數據更加高速的時代,以上生存模式會繼續適用。不過,運營商對4G終端的產品和渠道控制能力會進一步增強,高速數據網絡也將催生新的市場機遇:
1、千元機依然是市場利器。中國移動計劃今年第一季度規模推出4G千元智能機,中國電信的時間規劃也是今年上半年。可以預見,在用戶重點關注的4G千元機領域,國產手機廠商將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
2、高端產品轉型機遇。相對于3G時代落后于國際主流市場6-8年,我國4G發牌時僅落后1-2年,國產手機廠商與國際廠商的“時差”大大縮小,是產業升級、高端產品轉型的最佳市場機遇期。
3、互聯網品牌與渠道。相比國際手機廠商,國產品牌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步子更大。目前,酷派、華為、中興、金立等廠商都推出了互聯網手機品牌,主打高配置與性價比,將對國際品牌2000元左右價位市場產生較強沖擊。
4、內容經營。與3G時代相比,國產手機廠商更加關注ROM、UI、移動應用等方面的體驗和經營,更多的手機廠商在內容經營方面加大投入。
5、雙卡雙待。從2G時代開始,雙卡雙待就一直是國產手機的技術優勢。在我國4G初期,網絡覆蓋較差、用戶通話需要從4G網絡先行回落到2G網絡,導致手機響應緩慢,用戶體驗下降。而具備雙卡功能的4G手機將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并減少用戶更換手機號碼的機會成本。業內預計,在雙卡技術具備優勢的酷派將會首先推出雙卡4G手機,時間點應該在今年第一季度。
對此,知名媒體特約IT評論員,國內知名科幻作者康斯坦丁近期在其博客上對4G時代的到來進行了詳細分析,其認為,4G時代國產手機的技術創新,將成為占據4G市場的有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