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22日評論版頭條:據美國財政部2月16日公布的數據,中國2009年12月持有的美國債券從11月的7,896億美元減至7,554億美元,持有金額減至2009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亦是2009年第五次減持。而美國國債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從2008年底的37%降至2009年11月底的33%。也就是說,在2009年,中國外儲中的美元資產正在逐步減少。但是,從日本的情況來看,日本所持美國國債則由2009年11月的7,573億美元增至7,688億美元,重回美國最大債權國地位。同時,英國仍為美國國債的第三大持有國,2009年12月持有額從11月的2,776億美元增至3,025億美元。除俄羅斯之外,巴西也在增持美國國債。
從這些數據與現象說明了什么呢?如何來理解中國外匯儲備對美國國債的減持?是經濟原因還是政治或意識形態的原因?在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上,如果不以市場法則為依歸,這種選擇是有利于國家利益還是有損于國家利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可以說,近年來隨著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特別是當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比他國更為強勁之際,總是會有人出來說三道四,甚至于有人會以民族主義的口吻希望國家用外匯儲備的持有出牌對抗美國。比如說,有人認為,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不要僅持有美國國債,而是要用來購買黃金及石油;春節前也有人認為,如果美國賣武器不考慮中國態度,就得用減持美國國債相威脅等。對于這些言論,在民主的社會中,倒沒有什么,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發表觀點或意見。問題在于這些觀點或意見轉化為政府決策時是否符合國家利益,如果有損于國家利益,政府部門對這此意見就得倍加小心了。
首先,外匯儲備為什么要持有美國國債?其實,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經濟常識。因為,無論是從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來說,還是從美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來說,持有美國國債是我國外匯儲備較好的選擇。因為,盡管不少國家不滿意當前這種國際金融體系的利益格局,不少國家都希望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突破這種國際金融體系,但是這個國際金融體系是幾十年來市場發展之使然并非人為制造的結果。可以說,在這種利益格局下,想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突破這種國際金融體系的利益格局是不容易的。既然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利益格局并不是那樣容易突破,我們最好的選擇是如何在這種國際金融體系下維護國家利益,爭取在這種金融體系下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脫離這種體系。因此,在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國際金融體系,持有美元資產比持有其他國際金融市場的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可能會小一些。
還有,任何國家貨幣的價值往往是以國家的實際競爭力為基礎的。可以說,盡管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創傷,不僅使得美國的整個金融體系突然崩塌,而且也讓美國經濟進入全面衰退,但是,就美國國家的經濟實力而言,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與美國的國力可抗衡的。無論是美國的教育人才培養制度、科技創新體制,還是金融市場創新、法律與司法制度及政治民主制度,這些制度安排都決定了在未來幾十年內美國經濟實力仍然會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既然美國的經濟實力是其他國家無法抗衡的,那么持有美國資產所面對的風險就會低一些。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不可能停止,而持有美元資產就可以成為較為安全、風險較低的資產。比如,2008年下半年,當金融海嘯呼嘯而來時,中國外匯儲備之所以沒有遭受到多少損失就在于持有美國國債(而對于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其他資產來說,當時資產縮水30%以上的十分普遍)。
其次,我們再假定持有美元資產真的面臨的風險很高,那么我們要問的是,要當前的經濟一體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巨額的外匯儲備應該持有哪一些金融資產最為安全或風險低?有人認為可以是多元化的投資選擇。當然這種說法沒有什么不可,分散化投資是可以以降低投資風險,但是,中國如此巨額的金融資產公散到什么樣的資產上去?有人認為可以購買實物性資產,比如黃金、石油等,但實際上這些實物一旦金融化、期貨化、貨幣化之后,與其他的金融資產已經沒有多少差別了。整個國際市場早就盯住中國這筆巨額外匯資產流動變化,當我們買什么就漲什么,賣什么跌什么。巨額外匯資產流動都面臨著很大不確定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巨額的外匯資產處于巨大的風險中。只能是以靜制動,才是保護國家利益最好方式。
最后,中國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盡管有時可以作為政治談判的籌碼,但是作為國家多年來積累的財富,最重要的原則仍然是要以市場法則為依歸來管理及投資。這樣才能降低持有財富的風險及保值增值。2008年我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正是這種投資選擇的結果,而不是意識形態所主張的那樣“用窮國的財富來補貼富國”。既然持有美國國債是一種投資選擇,今后是否繼續持有美國國債并非僅是看以往的經驗及一些人的言論,而且要對未來國際金融市場變化有清晰的判斷,這樣才能做出好的投資選擇。從最近發達國家增加美國國債持有而中國及俄羅斯減持的情況來說,這可以與投資決策者定勢思維有關,對此決策部門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而不是為意識形態言論所左右。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以市場法則為依歸,持有美國國債仍然是我國外匯儲備投資不錯的選擇,否則我國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所面臨的風險可能會比這種選擇要高。(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易憲容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