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今日發布一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的服務外包和共享服務業務迅速發展,已超越印度和其他亞太地區外包目的地的市場占有率。
該項調研發現,超過80%的受訪亞太區高管采用了外包、共享服務或兩者兼備的策略,而他們目前認為中國是設立共享服務中心的首選地點。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第三方外包服務供應商在中國;而36%的受訪者在亞太區內采用兩者兼備的策略以節省運營成本。
新加坡在共享服務中心理想選址中排名次席(29%),其次是印度(25%)、香港(22%)和馬來西亞(20%)。
此外,調研還顯示,在選擇外包服務時,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是決策的因素之一,但很明顯這并非唯一決定性因素;同時,大多數受訪者指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語言能力是其面對共享服務中心選址問題時的主要考慮因素。
本次調研是在今年5月至6月通過問卷調查形式進行的,調查對象為286名常駐亞太的首席財務官、財務主管、財務總監、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管。
畢馬威中國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全球主管合伙人查瑋亮表示,雖然中國目前仍未達到與印度一樣的成熟水平,但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增長卻相當迅速,“許多西方企業可能會以印度為首選外包地點,但對于亞太區高官來說,中國肯定是首選的外包基地”。
調研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的境內和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近75億美元;但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有關合同額在2009年已增至200億美元。而畢馬威對2014年的相應數據預期則高達439億美元。
畢馬威中國服務外包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梁慧寧指出,共享服務在中國取得了廣泛增長——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均在同步發展,這有別于亞太區內其他市場的發展趨勢。會計服務在共享服務中心的排名已超越了信息技術外包,這顯示業務流程外包在中國已超越信息技術外包,而其他地區可能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日報記者 胡園園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