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2年,民族打印耗材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發展,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某些品牌的耗材制造商,在產品價格方面紛紛“跳水”,意圖通過“價格戰”來占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耗材市場一時“烽煙四起”,在這場市場價格的博弈中,是堅守還是跟風,不同的選擇又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筆者采訪了中國知名耗材品牌杰思特的品牌經理曹強,為大家解讀杰思特的“2012品牌攻堅戰”。
杰思特品牌部經理曹強解讀 “2012杰思特耗材攻堅戰”
筆者:從2011年下半年,耗材市場涌起的“價格戰”,對杰思特的影響有多大?杰思特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應對“價格戰”?
曹強:由于外部、內部經濟等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從2011年下半年,國內的耗材市場確實出現了一場激烈的“價格戰”,這種靠低價搶占市場的競爭行為,非常不利于國內耗材市場的良性發展。中國耗材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是一個競爭相對比較充分的市場,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如果還采取“惡性降價”的競爭模式,只會“損人不利己”。
當然,合理的價格杠桿,在大環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對市場的拉動會形成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惡性的價格戰,不但不會起到促進市場發展的有效作用,反而會傷及企業,破壞產業的良性發展,終端用戶的利益更是得不到保障。
杰思特從2012年的整體發展來看,全年實現了近30%的市場增長,某些區域市場甚至出現了爆炸式的數倍增長,從全年銷售目標達成情況來看,“價格戰”對杰思特的影響不大。
在應對這場激烈的“價格戰”時,我們還是很有底氣的,通過各種調研數據的分析,我們認為:中國的打印耗材市場已經從單純的價格競爭,向品質、品牌競爭過渡了,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低價,而是滿足其打印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才是市場競爭的核心,只有抓住這個核心,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