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多年來在服務農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銀行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要借鑒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改革經驗,在對農業銀行進行全面外部審計、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不良資產處置、國家注資等財務重組和設立股份公司的工作。農業銀行改革既要抓緊,又不能趕進度,各項工作都要做扎實,要搞好總體設計,穩步有序地推進。
要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成立以來,在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現在面臨的市場環境、任務和經營條件,都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原有政策性業務實際上已逐步成為商業性業務。不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還會產生和積累較大的風險。三家政策性銀行情況各不相同,要堅持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則。首先推進國家開發銀行改革,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要按照國際標準和監管要求,全面摸清開發銀行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成立董事會和監事會;依法嚴格履行銀企合作協議,維護開發銀行債權債務的連續性,防范各類風險。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要深化內部改革,為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從我國國情和現實情況看,體現國家戰略、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還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業務和政策性銀行。但是,必須逐步改革政策性金融的運作機制和方式。今后,對政策性金融業務要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由財政給予必要的貼息等風險補償;各家銀行都要按照市場競爭原則承擔政策性金融業務,通過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管理提高競爭能力。
在深化國有銀行改革、建設現代大型銀行過程中,要始終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堅持國家對國有大型銀行的絕對控股,保持國家對金融命脈的控制力,實現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第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國有銀行在建立現代銀行制度上,要規范、嚴格、徹底、創新。第三,堅持發揮自身優勢,找準戰略定位,集中力量發展有堅實基礎、有競爭能力、有市場需求的核心業務,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務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
在深化大型國有銀行改革的同時,要不失時機地推進其他商業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加快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