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型99式主戰坦克高原行軍

出征的感覺神圣而莊嚴高原公路行軍出奇的“幸運”
青海格爾木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南緣,海拔2800米。這座1980年設市的西部城市,因為青藏鐵路的通車而變得日趨繁華。
試驗大隊將在此休整三天。這三天,裝備卸車、裝車,體檢,準備公路行軍需要的物品……時間表被安排得滿滿的。
記者在這天傍晚來到車場。一大群官兵正掄著大錘卸坦克履帶。
還沒有進藏,試驗官兵的臉已被曬得黝黑。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格爾木的晚霞照在這群人的身上,給人一種油畫般的凝重美……
高原公路行軍開始于那個很清靜的早晨。
格爾木還沒從睡夢中醒來,試驗車隊已整裝待發了。
前一天傍晚,大隊開了高原公路行軍動員大會。熄燈前,李駿和李榮利又碰了一次頭。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再次敲定預案,并要求各組負責人,提醒大家按時服用預防高原反應的“紅景天”和“高原安”……
格爾木早晨的風很涼,給人很強烈的內地深秋的感覺。
高原迷彩,墨鏡、陸戰靴……包括記者在內的每個人都全副武裝。大家都被一種臨戰的氣氛感染著。出征的感覺神圣而莊嚴。
還有一點點的緊張。
6點半,車隊準時出發。
從格爾木到拉薩,預計三天路程,我們要在兩個兵站住宿,第一站是沱沱河站,第二站是安多兵站,第三站是距拉薩近百公里的某高原兵站。
第一天,風和日麗。如果不是有或多或少的高原反應,這樣的行軍真是一種享受——車隊幾乎行進在高原獨特的風景里。因為之前有認真細致的討論,車隊避開了“不凍泉生病,五道梁喪命”這些會加重高原反應的地方作為休息地。車隊順利通過昆侖山、可可西里保護區,以及海拔5000多米的風火山,于當日夜里十一點半,安全抵達沱沱河兵站。
可能因為沱沱河是長江正源的緣故,在這里能看到很多個“第一”:長江的第一座大橋“沱沱河大橋”,長江源頭的第一所完全小學“唐古拉完全小學”,長江源第一座兵站“沱沱河兵站”……
這里其實也是《西游記》中提到的“魔瘴之地”:天高遠,山雄闊,無寸草,少生靈。曾被認為是死亡地帶的入口。
但這次,我們的車隊除了有幾個參試人員吸氧、嘔吐,并沒有發生大面積的“躺倒”。
這真是個奇跡。
記者曾聽所長肖順旺講過,1990年第一次進藏,車隊抵達沱沱河兵站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倒下了。當時有的昏暈不語,有的趴在那嘔吐,有人將背包帶捆在腦袋上,仍無法控制劇烈的疼痛……
在2002年的高原試驗中,隨隊的關志偉醫生也曾講起夜宿沱沱河兵站時,巡診到哪個房間,都是舉得高高的等待輸液的胳膊,齊刷刷的,那么多無助的眼神。那陣勢都把關醫生嚇得忘了自己也在高原反應,待把全部病號安頓好,關醫生幾乎昏厥過去……
李駿說,這次大家身體情況好,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1990年的首次進藏,整整幾天的公路行軍是開著坦克前進的;二是2002年進藏,一路雨雪交加,惡劣的氣候會加重高原反應癥狀;三是這次進藏,有前兩次進藏的經驗積累,計劃考慮得更全面,尤其出發前一周就給所有參試人員發了“高原安”等,并提醒大家提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