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連通重慶主城區的南北大通道,珊瑚長江大橋預計今年10月底建成通車。這座長江大橋是公路和軌道交通兩用鋼箱提籃拱特大橋,主橋長約800米、主跨達420米,目前大橋已進入橋面、欄桿等的收尾階段。圖為珊瑚長江大橋全景。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任務。聆聽報告,熱議發展,代表們說,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對經濟規律認識的繼續深化,是邁向現代化的中國對發展路徑的堅定抉擇。
憶往昔,中國經濟波瀾壯闊創奇跡;看今朝,又好又快更上層樓續輝煌。
時代的選擇,科學的選擇
29年的改革開放,發展始終是主旋律。經歷風風雨雨,走過溝溝坎坎,堅持發展不動搖,成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躍至世界第四,29年經濟增速平均9.7%;我們告別了短缺經濟,步入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沖破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樊籬,建立起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日益突出: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壓力不減;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資源環境也亮起了紅燈:耕地正在逼近18億畝紅線;缺水威脅著400多個城市,水污染問題也在步步緊逼。
在這些發展中的問題背后,是我國仍然沒有擺脫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如果繼續不計代價發展,就會使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刻不容緩。
實踐呼喚發展理論的創新。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確保發展的全面協調可持續。
“我們處于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耽誤不得,也失誤不起。”“從‘加速發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黨對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對經濟全局的駕馭更加成熟。”“我國已具備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條件,關鍵要在‘好’上狠下功夫。”代表們說。
又好又快發展,是時代的選擇,是科學的選擇。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國經濟正走上一條全新的科學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