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的優勢:原來可以更美的
看到這些讓人不開心的往事,又看看這龐大市場蛋糕,看上去很香甜,自己能吃到并消化的很少。我們也要看看屬于我們自己的先天優勢!
我們擁有資金、渠道、產品、品牌、工廠、完善的團隊架構、成本控制體系,在傳統行業中,所向披靡,成就一生功業。
我們對所從事的行業更是了解每一個細節,對于產業鏈了如指掌。但我們最大的缺陷,是沒有掌握互聯網這個工具。
恰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也正充斥著各種浮躁之風,互聯網存在一大批所謂“模式”,他們以拿到融資為榮,當融資燒完之后,要么繼續融資,要么就死。
有人總結,什么是互聯網精神,百度百科是這么解釋的:開放、平等、協作、分享。
我們回頭看看,我們自己選擇的平臺,或者在互聯網上進行的所謂“網絡營銷”在利用互聯網方面是否具有了以上的特點。實際上,我經常能看到的是貪婪,很多從業者無論是出于任何目的,總是妄圖“一招鮮”走遍天下,意圖用一個產品、一個活動去達到成功,讓互聯網自動給自己企業賺錢。
既然選擇了互聯網這個平臺,不管PC互聯,還是移動互聯,在擁有強大的實體資源后,如何合理的投入,成為這次戰略轉型的重要話題。
轉型布局的核心在于:行業的網絡化
在毋庸置疑的市場絕對優勢下,中國傳統行業的互聯網戰略轉型的核心,不在于是否開展了電商,或者成立了自己的網絡部門,又或者請了專家,挖了“高人”,又重金開發了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的平臺。而是在于我們行業的網絡化,這個“網絡化”是行業和企業出于對互聯網的全面認識,而自覺形成的整體運營方案、關鍵的細節執行細則、效果監測等等,或者說是建立起來的另外一種標準,或者是企業文化。它應該是骨子里面的“互聯網”化意識,是一種態度。
傳統行業的從業者,是否能在尊重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的前提下,系統的進行網絡營銷、建立新商業模式?而不只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低成本的渠道——事實上它的成本一點都不低!切忌沖動。
戰略轉型布局四個原則
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不能停留在簡單的概念和產品上。尤其,在現今,很多的互聯網產品空有概念,總是用產品包裝,去適應行業,但實際上由于跟行業的脫節,互聯網產品又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最終兩敗俱傷。
面對轉型中的布局,我們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