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務
我相信,很多企業都進行過禮儀、企業文化培訓,我們從道理上一定是非常贊同要服務的,但往往落到互聯網上,我們卻成了冷冰冰的文字。
曾經有一句互聯網老話: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條狗!筆者99年就記得看到過這句話,是的,也許你在網上用一段粘貼的銷售說辭,去應對機靈的網絡消費者?雖然你完成了工作任務,可惜卻喪失了一個與客戶交流的機會。
互聯網是講求平等和分享精神的,基于點到點的真誠交流,有效溝通,才是最主要的。
服務永遠不是用來掛在嘴邊,就跟聯通網絡客服一樣,每次微博總能第一時間響應道歉,但總不能實際解決問題。
服務是什么?業主到您的店里吃飯,吃完出來,發現車子已經煥然一新,原來,老板已經讓服務員幫忙把車洗干凈了,還送了一張停車券。
而這個,就是服務,近乎偏執狂的服務精神與執行,正是目前互聯網營銷所缺乏的。我們的服務不要僅僅停留在與消費者的文字交流,喊個親,就是服務了。
四、深度
功夫用得深,鐵杵磨成針!
基于行業的深度,一定是在產品和服務上尋求突破,在互聯網平臺運營上,也依舊要遵循深度的原則。
有深度的產品或者服務,對于客群一定會增加更多的印象分和支持分。也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
深度是什么?上次,我的合伙人帶寶寶去海底撈就餐,寶寶突然嘔吐,一身干凈的衣服全部都濕了,他們一家三口準備打道回府,這時候,海底撈的服務員走過來,關切的詢問,最神奇的是,在稍等之后,這位服務員拿來了一套全新的童裝,給寶寶換上了,本來不打算繼續用餐的家庭,不僅成功消費,而且這個案例現在傳播到我這里來,我今天又變成了文字,是否是一次成功的傳播呢?
一次,有業主開車外出,接到萬科物業的電話,告訴這位業主:剛才看到您的車位下面有攤機油,可能您的車出現了問題,建議去檢查下車。又或者發現業主家入戶門沒有關閉,家里沒人的情況下,擔心失竊,又擔心業主忘記帶鑰匙,默默的等待業主下班回來。
你已經裝修結束好幾年,每年,總能收到原來裝修公司的禮物和patry邀請!
……
超出客戶預期的服務和專業,就是深度。
這四個原則,是一個態度,是決定我們戰略轉型的重要因素!
回到李彥宏在演講中講的教育行業的案例,如果一個教育機構做互聯網轉型,是否能與互聯網的精神,以及上述幾個原則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