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盡管中東問題,美國在伊拉克陷入很焦慮的狀態,伊拉克每天的兇殺和宗教沖突,給國際社會留下很深刻的影響,西方的觀點認為伊朗核問題是長期對中東包括中東核擴散和中東地區的穩定甚至是一個沖擊,請問二位如何看待伊朗核問題在中東地區的影響?
張歷歷:伊朗的核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大背景下出現的,F在一方面核擴散機制在起作用,另外一方面有些國家有強烈的愿望想跨過這個核門檻,想利用核武器,核技術發展,來實現它的國家利益。在21世紀,對核武器應該是在逐步消減過程中,從這個態度出發,這是和平解決核問題,不是有的記者提出來,這個國家和平利用核的權利,但是跨過和平利用核能的界限,可能就會引起世界的不滿,當然每個國家對這個問題的解讀有自己的意思。
金燦榮:首先我回應一下半島電視臺記者提的問題。確實他指出了國際關系當中不正常的現象,包括中國媒體在內,一提國際社會往往就是西方社會,實際上把西方社會和國際社會等同了,但是冷靜思考一下,確實這里面有問題,通常講的西方社會,大概在現在全球65億人當中占的總比例不到六分之一,日本、歐洲、美國,三大塊相加9.2億人,再把澳洲、加拿大等等加上去,達到西方的生活水準,而且完全持相同的價值生活標準的大概是10億人,而全世界人口65億,現在我們在用詞方面出現一個問題,我們把西方等同于國際社會,事實上他不是國際社會,因為那55億人在現在國際論壇里是沒有話語權的,是實在的存在,但是在虛擬討論論壇里是沒有的,這確實是國際論壇里的問題。像伊拉克、伊朗提問的方法簡單化,既提出了一個問題,也有偏差。
說到中東外交,中國是高度重視中東的,在今年中東如何定位,這個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中國現在的外交是五部分組成的,一個是中國與周邊的關系,這是將來分量越來越重。包括中國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四個區域的關系。這是中國外交第一部分,叫中國的周邊外交,包括它與四個區域的關系。第二,中國與大國?
、俄羅斯、歐盟、日本、印度等等。第三,中國與發展中世界的關系。中國外交第四部分是中國在各種多邊國際論壇,也就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等等里的外交活動。第五個,就是軟力量建構,從05年開始,教育部決定在海外建立一百所孔子學院,現在實際情況遠超過實際的規劃,現在平均每四天就建立一個,而不是我們建立,是外面追著建立。上個月已經有130家孔子學院,這個我們叫中國軟力量建構。問題是中東在這里面在哪個位置?不是很好定?梢赃@么說,事實上中國是極重視中東地區,而且隨著中國能源需求的上升,中能進一步上升,F在麻煩的是外交五大塊里,中東在哪個地方,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主持人:金教授,認為伊朗核武器對中東有什么實質性的威脅呢?
金燦榮:伊朗是一個中東地區大國,而且意識形態相對來說比較強的,我們常常用的詞就是硬件、軟件都是比較強大的地區國家。包括他現在與美國的矛盾突出,所以美國與伊朗的關系,今年中東各種矛盾里是非常突出的一個。中東是矛盾云集的地方,從世界史來講,中東以往還是強大帝國被顛覆的帝國,這個地方水很渾,不要輕易地進去,這是世界歷史給我們的教訓。美國人現在冒然進去,正在吃苦頭,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現在美國和伊朗的矛盾是將來和當前中東地區突出的矛盾。美伊矛盾的突出焦點就是核問題,核問題給眾多別?
難題。一般來講國際社會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這樣的,包括中國也是這樣,我們承認伊朗的核武器,同時也堅持核武器不擴散,因為核擴散對所有人沒有好處,我們堅持這樣的雙邊的態度,F在美國和伊朗雙方處在某種僵局,美國方面已經提出了某些制裁措施,這些制裁措施很顯然到目前沒有效果。下面的問題在于美國會加大力度制裁,截止到目前,伊朗的反映非常強。從我們第三方角度來講,現在的局勢相當令人擔憂。
主持人:在回顧去年的國際新聞的時候,發現有一個中印關系成為了一個焦點,相比較以前中印之間有一些爭吵,國際社會關注的是中印之間的關系,剛才印度教徒報記者提到了中印關系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請問二位如何把握目前的中印關系?
張歷歷:中印這兩個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呈現出來共同發展態勢,這個情況和過去25年并不是這樣的,因為中國在78年以后改革開放發展速度快,印度相對來說發展慢一些,從20世紀初來看,印度的增長相當快,和中國差不多。二十幾億人共同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大家關注中印的發展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中印兩國由于它本身的特點,這兩國是近鄰,而且關系又非常復雜,兩個古老的國家,兩國獨立以后,解放以后,有幾十年的關系,這個關系也存在一些缺陷,邊境存在沖突,到現在還存在邊境沖突,世界輿論非常關?
中印兩國如何發展中印關系,剛才印度記者也提到了,據我了解現在中印邊界談判兩國外交部非常認真地進行。邊界問題是要解決,但是問題是相當復雜,難以判斷什么時候能夠有一個具體的結果,最終相信邊界問題是要解決的。